電影大師

機器人瓦力

網遊小說

  從壞小子到男子漢,從無名小卒到全球偶像。   從壹個天才少年到壹個電影大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88章 友誼這玩意

電影大師 by 機器人瓦力

2018-7-6 14:30

  這天註定是業務信息繁忙的壹天,葉惟壹早就接到喬恩·菲爾海默的電話。
  喬恩樂呵呵的道賀了番和訴說SS獲壹項提名的驚喜,又說別人送了他兩張明天晚上洛杉磯湖人主場迎戰休斯頓火箭的NBA場邊座球票,他沒空去看,想把球票送人。
  “當然要了,免費球票誰不要啊。”葉惟很感興趣,火箭隊有姚明,也該享受享受休閑生活了。
  本來讓助理去拿就行,但喬恩想親手交給他,其實就是想見他壹面。反正上午沒什麽安排,距離也不遠,他就自己到聖莫尼卡的獅門總部壹趟,給喬恩壹個面子。
  此時明亮寬敞的CEO辦公室裏,西裝革履藍領帶的喬恩站在葉惟旁邊說著話,深紅色衛衣和牛仔褲的葉惟拿著高爾夫球桿,專註地推著室內推桿練習器綠道上的小白球。
  “我們預計《魔女嘉莉》做完海外發行會實現盈利,《靈魂沖浪人》會再掘到壹箱金子。惟格,妳今年擊了個雙鷹。”
  喬恩嘖嘖贊嘆,獅門本年度的新片發行都做完了,都1000萬制片預算,《電鋸驚魂3》以8000萬北美票房下畫,今年最賣座的影片則是已經上了9200萬的SS.VIY連續第二年坐著這個王位,明年呢?
  求得天才的榮光繼續庇護獅門,這是喬恩現在的頭等任務。
  “老兄,有話直接說。”葉惟輕輕地推動球桿,看著球入了洞,擡起球桿轉身,球桿幾乎打到喬恩的笑臉上。他聳聳肩:“註意點,我可不想毀了妳這張英俊的臉。”
  喬恩哈哈地大笑,笑著卻壹聲嘆息:“妳也知道怎麽回事,我的老板給了我很大的壓力,他這麽說‘喬恩,妳要是失去VIY的新項目,妳就滾蛋吧。’惟格,不管妳拍什麽,商業片、文藝片、實驗電影……我們加入了。”
  “謝了。”葉惟放下球桿到辦公桌邊,往豪華客椅坐下,拿過桌上的壹張空白標簽紙折起了紙飛機。
  “我們知道妳時間寶貴,妳的能力證明得夠多的了,所以這回的辦公室事務會更快更簡單。”喬恩繼續說著,不是指預算書不需要做清楚標簽紙花了多少、會議用紙巾花了多少,是指策劃書等,他誇大地說:“妳的策劃書只要這壹頁,葉惟的電影。我們想盡力幫助妳拍出好電影。”
  “謝謝,謝謝。”葉惟認真地把紙飛機折好,壹邊將機翼微翹起來,壹邊道:“新項目我會優先考慮和獅門合作的,但時間上我不保證,告訴妳個秘密。”他小聲地說了通,喬恩果然楞住。
  他笑著把手中的紙飛機擲了出去,“有時候妳就得追夢。”
  紙飛機飛在半空中,飛得很好。
  ……
  找誰明晚壹起去看球賽呢?
  因為金球獎提名名單,葉惟又成了媒體熱點,莉莉暫時不想和他壹起露面。他找了列夫去。他生活中的圈內男性同齡朋友真不多,戴米安、多蘭他們在加拿大,現在不和汀布萊克玩了,死黨們正是為大學奮鬥的關鍵期。
  列夫其實也很忙,但他壹聽是場邊座:“明天考SAT我都去!”
  “要——命!”葉惟也很興奮,“夥計,到時候我們看看能不能和他擊個掌啥的。”
  “拜托,惟哥,妳大可以約他晚餐。”
  “不不不,我可不想和他做朋友,那會失去當球迷的樂趣,他是我不多的體育偶像之壹了。”
  有提名,有球票,葉惟真的心情愉悅,笑了壹遍遍,但煩惱也隨之而來,雙骨之爭。
  赫爾曼和哈維·韋恩斯坦都打來過電話,這份提名名單幾乎已是最好的結果。接下來怎麽公關現在就要做決定,公關費用有限,評委的友誼也有限,沖奧路上卻有四個重疊,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
  赫爾曼早就說過哈維先生想獨吞,讓他出面調解,問題是哈維先生就這麽壹個滿肚子壞水的賤人,當初選擇和韋恩斯坦兄弟合作是出於為項目找最好的發行。鬧成了這壹出,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做不了選擇!葉惟幹脆都告訴雙方:“這事我決定不管了,妳們魚死網破也好,攜手共進也好,我不管了!大不了壹個提名都沒有,聲譽掃地的人不是我。有什麽進展可以電郵給我,或者找我的助理,平時別煩我。”
  “惟格,妳不能這樣!”赫爾曼聞言發出壹聲驚叫,還指望他偏愛奧爾森。
  “是的,我能。”葉惟悠悠地說,“老兄,妳有派拉蒙的力量,還怕那個哈維先生?”他還是警告了哈維·韋恩斯坦壹番:“事情鬧僵了對誰都沒有好處,對吧?我相信以妳們的專業素養,會找到壹個讓雙方滿意的方案的,當然我最希望的是妳們能找到雙骨同獲提名的法子,哈哈哈。”
  哈維先生呵呵笑得很賤。
  但是另壹件事,他不得不管壹管,關於“未來女孩們”。
  ……
  影迷們都知道,“未來女孩”最早得名於葉惟那篇迎擊質疑的博文的壹句“They-are-the-future-of-the-screen.”然後媒體們就開始用“Future-girl”來稱呼那十位少女演員,以及VIY少女幫的其他人,像妮娜·杜波夫。
  十人三部電影出了四個金球提名人,平均年齡15.7歲,未來女孩們多了壹層閃閃的金光。
  被轟動的媒體們爭相報道著這有多麽驚人、洛杉磯有多麽震動,全球媒體們也紛紛關註。影迷粉絲們在網絡上壹片沸騰,而像艾瑪·沃特森、克裏斯汀·斯圖爾特等少女的粉絲們心情復雜。
  去年奧斯卡的收視不算理想,近幾屆都在下降,學院力求提高提名名單的公眾興趣。
  今年9月,再次選擇了勞拉·澤斯金擔當監制(《蜘蛛俠》系列的制片人),旨在設法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本月又宣布曾三度主持艾美獎頒獎典禮的艾倫·德詹尼絲擔任主持人。澤斯金在《洛杉磯時報》上撰文稱:“沒錯,我相信艾倫的主持絕對會有助於收視率。她很受觀眾歡迎,不是壹個小眾表演者,她觸及龐大的人口。”
  顯然本屆奧斯卡要抓穩青少年和女性觀眾,像《女王》、《穿普拉達的女魔頭》、《身為人母》等這些電影也給了機會,斯特裏普和溫絲萊特能帶來很大熱度。但雙骨和未來女孩們為奧斯卡創造了另壹個機會,人們早已厭倦那幫老面孔,她們卻是有著說服力的100%新鮮度,尤其對於青少年群體。
  現在可以說,四位金球提名少女中至少壹個人能進入奧斯卡,媒體們已經開始新壹輪的行情分析和名單預測。
  與此同時,公眾還不知道的是《人物》雜誌悄然啟動了壹個設想已久的封面文章計劃,關於未來女孩們。
  《人物》喜歡做人物排名榜單,像11月中旬至12月初的年度最性感男士,今年是45歲的喬治·克魯尼;像4月底至5月中旬的年度百位最美麗人物,今年冠軍則是30歲的安吉麗娜·朱莉。
  而這回簡單說就是以聚會訪談的形式采訪目標少女們,並拍攝壹輯攝影照,再以如“Hollywood's-Future-Girl-Pack”為題刊登出去。有著超350萬發行量的《人物》這樣的壹篇文章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好的,壞的,都有可能發生。
  所謂的演員幫派由來已久,比如50-60年代享負盛名的鼠幫(Rat-Pack),風格是他們的玩世不恭;又比如80年代的頑童幫(Brat-Pack),而這正是很多老影迷心頭的痛,年輕演員們引以為戒的前車。
  1985年6月10日,最新壹期《紐約》雜誌發售了。封面是壹群從17歲至26歲不等的年輕演員,封面文章是由編輯戴維·布魯姆所采訪撰寫的“Hollywood's-Brat-Pack”,它改變了好萊塢的勢態和很多人的命運。
  在該文章出來之前,Brat-Pack是當時媒體們泛指的那些新星演員,包括了其時23歲的湯姆·克魯斯。
  事情的轉變發生於布魯姆想做壹篇也23歲的新星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的訪談。但壹天晚上,艾斯特維茲邀請了布魯姆去參加壹次在洛杉磯的聚餐,出席的人都是因為出演兩部現象級青春片《早餐俱樂部》和《聖艾爾摩之火》而成名的新星演員們。
  聚餐之後,布魯姆改變了主意,他把文章焦點放眼於這整個集團,完成了那篇“好萊塢的頑童幫”。
  頑童幫有八位核心成員:艾斯特維茲,17歲的安東尼·邁克爾·豪爾,21歲的羅伯·勞,22歲的安德魯·麥卡錫,26歲的賈德·尼爾森;17歲的莫利·林沃德,都23歲的黛咪·摩爾和艾麗·西蒂。
  正是聚餐的眾人。還有壹些外圍次要成員:20歲的小羅伯特·唐尼,19歲的約翰·庫薩克,25歲的西恩·潘,詹姆斯·斯派德,凱文·貝肯,瑪麗·斯圖爾特·馬斯特森……當年25歲的約翰·哈克斯就是給頑童幫電影跑龍套。
  他們的共同點是由超新星導演約翰·休斯、喬·舒馬赫的青春片所造就,或在這個類型電影的其它影片裏交叉合作。
  如果那是正面文章,就會奠定艾斯特維茲等人在頑童幫中的領袖地位,但那是壹篇負面文章,他們被布魯姆說成是壹群年少輕狂、不專業、傲慢、全憑運氣的壞蛋。
  文章發表前,他們被視為是才華橫溢的、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們;發表後,他們是壹文不值的狐群狗黨。
  聚餐眾人都感到被布魯姆背叛了,好幾位演員都說當晚就察覺到布魯姆對他們的成功的妒忌。多年後事實證明的確如此,布魯姆在壹次受訪中親口承認他不應該寫那篇文章。
  但在當時他沒這麽說,當時是壹場地震。輿論有時候是可怕的,原本閃耀的頑童們變成壹群過街老鼠,除了像莫利·林沃德這樣的人物,片商們不敢找他們演戲了,特別是嚴肅題材的影片,這些機會到了今天那些中年巨星那裏。
  也導致了林沃德的轉變,給了朱莉婭·羅伯茨等女演員上位的機會。
  這對頑童幫內部更是壹次毀滅性打擊,這些好朋友吵鬧、疏離、不再合作。艾斯特維茲成了罪人(後來他不再參加任何頑童幫的紀念活動),艾麗·西蒂後來說:“那篇文章摧毀了我們的友誼,我曾經真切感受得到我們的情感,但那個家夥毀了它。”
  很多以前向頑童幫核心擠破頭的演員急忙有多遠跑多遠,像被大多數列表盤點到的梅阿·溫寧翰就對此表示:“媒體亂說而已,我們拍完《聖艾爾摩之火》後,我就沒見過他們了。”
  行業內外許多人都認為,生活事業雙重失意是使得幾個頑童在80年代後期陷入酗酒、濫用藥物、吸毒等問題的主因。如果沒有那篇文章,他們會有不同的人生。頑童幫是個悲劇,不過21世紀的現在,Brat-Pack已經不再是貶義詞了,而是代表憤世嫉俗、中產焦慮、無因反叛的壹代青少年。
  但青春已經逝去,壹切都化為歷史的塵埃。
  如今再說起好萊塢的著名演員幫派,十之八九會說本·斯蒂勒、傑克·布萊克、歐文·威爾森等人的爛仔幫(Frat-Pack)。
  如果成行,《人物》這篇文章會把非正式的未來女孩幫轉為正式,受訪和登照的是六位核心成員,四部VIY少女電影的四位女主角,以及有提名的維坎德和羅南,從12至18歲,平均年齡16歲。而像伍德蕾、賽明頓等次要成員則以列表盤點。
  從好的去說,這篇文章必然會流傳全世界,這將壹舉奠定她們在新生代的超然地位。她們誰壹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是小,結成聯盟卻會異常強大,會被影迷們津津樂道,看待她們會有壹種特殊的好感和推崇,也會被行業更廣泛地認知。
  而且時代不同了,不再是沒有網絡的80年代,人們對明星的了解僅限於紙媒的壹些信息。現在每天都信息爆炸,演員自己也有各種的社交網站,青春片也有了它的地位,她們演的還不能叫青春片,經紀和公關的模式都已不同。
  壞事的風險降到很低,但就怕萬壹,怎麽確切避免重演頑童幫的悲劇?
  這件事是有經紀方參與的,朱利莉·羅伯茨早已緊張著每個細節,她深知這種幫派雙刃劍的可怕壹面。
  好的壹面又會很好,像艾瑪沒有頒獎季的份,卻可以和四位提名人壹起分享榮耀,建立壹個聯合的勢頭。對四位提名人呢,也是壹次難得的造勢和推廣,能提升她們的沖奧行情。《人物》的封面比多少雜誌的“供妳參考”插頁管用?
  在多方的請求下,葉惟不得不做起牽線搭橋的那位,他不太想管,又怕不管的話會悲劇收場,那就擔起朋友的責任吧。
  “去啊!我去。”麗茲聽聞了想都沒想,“我不去我就不是未來女孩了?”
  “沒問題。”詹妮弗也很利落,“但我不要假小子造型,要性感點的。”
  “當然好了!”艾麗西卡表現得最欣然,“我相信妳。”
  這句話讓他頗有壓力,還好有先例為鑒,要辦成好事也不難,他和經紀人、經理人和公關們迅速制訂好了己方要求。
  這需要是正面文章不用多說,文章標題只能是“Future-Girls”,不能用Pack,“未來女孩們”和“未來女孩幫”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前者是說新生代裏她們最棒,後者則說她們是壹個小圈子的產物;別加好萊塢的,也不要加獨立電影的,別去界定她們屬於哪裏、能演什麽不能演什麽,她們是銀幕未來就是了。
  文章中不能強調她們成名靠VIY的提拔,也不能扯她們誰和他有過什麽緋聞或關系,別八卦,都做淡化處理。強調她們的才華、專業、前途,強調“未來”是指2010s-2020s逐步接管銀幕,但也要說清楚她們已獲得的票房和榮譽,行業和評論界對她們的高度評價,她們也即是現在,已經統治她們的年齡段。
  這樣的定位與頑童幫、爛仔幫都不同,不會對她們造成局限,好像只能演VIY電影。只是大聲地告訴全世界:這些少女是已發現的壹群最棒的新秀,她們可以演好任何電影,她們擁有未來。
  而她們的性情,不需要寫太多,本著受訪時的基本事實,專業、有趣、親切、大方等就行。
  記者、攝影師、造型師都要雙方滿意。
  壹向稟承“publicist-friendly-strategy(友好公關戰略)”的《人物》同意了這些現今可謂基礎的要求,還得為此向少女們支付不菲的肖像費用呢,定於明年1月8號那期刊登。
  六位少女中三位已經同意,羅南方面還在考慮中,其實她要是不去,不愁沒有替補人員。
  葉惟也要做好通知和安撫替補少女們的工作,以免到時候突然發現這事而心生怨恨,至於妮娜……
  明年1月9號將是妮娜的18歲生日。
  他打給了布瑞恩:“妳告訴妮娜的經理人,她的母親,我不會到聚會和攝影現場,我不會參與更多的了。我都告訴她們誰不想去就別去,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我持中立態度,這件事是好是壞沒人知道,後果自負。所以如果妮娜不想去,別勉強她。”
  他是想妮娜去的,這事正好沖走《嘉莉》的黴氣,對她絕對有益無害。
  “惟格,6個女孩要怎麽排序?”布瑞恩問道,攝影照的排位和造型牽涉很大的問題,誰在中間?誰穿顯眼的顏色?
  這壹個搞不好,六人就會鬧得不愉快,各方肯定作著自己的打算,不想爭吵就需要VIY的主持。
  “我不知道,老兄!”葉惟大叫,“我也不管,是不是還要我幫她們化妝?這事就這樣,我練球去了,再見。”
  ……
  “姑媽說由我自己拿主意。”艾瑪有壹陣子沒和葉惟聊電話了,挺開心的,“我喜歡這份獨立。”
  “那妳獨立吧,我就是告訴妳,我對這事沒想法。”
  “行啦。”艾瑪早就有決定了,興高采烈的道:“為什麽不去?我是幫主好不!妳說我是不是幫主?”
  “呃也許……那就這樣嘍。”
  “等等,慢著!”艾瑪叫住,連忙問道:“惟,有新項目的苗頭了嗎?《另界》怎麽樣?澤文的新書《失憶少女物語》?明年才出版,我提前讀到稿子了!壹本非常有趣的好書,如果拍成電影我壹定要演。”
  “妳還不知道啊?噢OK。”葉惟頓了頓,“我要踢職業足球去了。”
  艾瑪張著嘴巴轉了眼睛壹圈,“妳是說妳要拍壹部像《我愛貝克漢姆》那樣的電影?”
  ……
  壹片喧鬧中,15號周五如期而至,攪亂了頒獎季格局的《冬天的骨頭》上映!本周少女三部曲同時放映。
  在過去的壹周,《魔女嘉莉》下畫了;《快樂的大腳》以2107萬蟬聯周冠軍;新線的新片《基督誕生記》慘敗(3500萬制片費只有1019萬首周票房);《可愛的骨頭》收下615萬,總票房升至1.29億,本周還有1782家影院;《靈魂沖浪人》收下49萬升至9255萬,本周還有173家影院。
  而冬骨就三家,洛杉磯兩家紐約壹家,都憋壞了的影迷粉絲們洶湧進目標影院,才發現午夜場的門票沒了!
  “怎麽會?”地標影城的售票大廳,壹大群郁悶的年輕影迷堵塞在售票臺,卻被無奈的售票員告知多數的門票通過網絡預售就賣掉了,而他們來遲了壹步。
  “我恨網絡預售!”、“可以讓我在通道看嗎?”、“這麽說我得晚上才能看到?”……
  這不是壹部普通的獨立文藝片,冬骨是已經造成巨大轟動的VIY電影!首周3家影院簡直就是折磨觀眾。但會趕這個場而非新片《當幸福來敲門》、《龍騎士》或《夏洛特的網》的影迷是不看不心息的,只能紛紛預訂適合場次的票了。
  在洛杉磯,在紐約,都是壹票難求!
  從午夜到白天又到晚上,壹場場放映幾乎都座無虛席,壹批批觀眾中隱藏著壹位位名人的身影。很多老油條影迷都有心留意,說不定哪位少女就是明星,或者哪個老男人是馬丁·斯科塞斯,全行業都在好奇著這部電影。
  夜幕初臨的這壹場自然是滿座,沒人發現到“嘉莉”和“蘇”坐在中排左邊,這時候,全場被壹股黑暗籠罩。
  “做不來就走開,用不著妳。”
  刺耳的電鋸聲嗚嗚響徹,大銀幕的影像鋸碎著觀眾們的心靈。
  妮娜感到如此的心塞。因為壹個商業活動,她和媽媽到了洛杉磯,今晚有空就和“蘇”奧莉薇·瑟爾比來看看這片子。
  演得真好……怎麽才能像那樣演戲……看到這裏,她也許不清楚這電影都怎麽怎麽好,卻知道勞倫斯演得有多棒,又演得有多難,拿到金球甚至是奧斯卡提名真不奇怪。
  “明天我們就能堆雪人了。”
  放映廳被持續地震撼直至結束,當I-Was-Young-When-I-Left-Home響起,觀眾的嘆息在寂靜中猶如鬼泣。閉嘴然後看電影,是的,的確是,現在他們知道為什麽冬骨100%新鮮度。
  妮娜看了看奧莉薇,她目眶泛淚,那樣子像悲傷又像看呆,仿佛在說:“老天爺,我都20歲了,可我都演了些什麽?”妮娜長長的嘆了壹聲,翻騰的心情也不知道是什麽,好像從酒吧那幫流氓裏看見葉惟了……
  為什麽心依然這麽痛。
  我都有瑞安了……會壹輩子這樣嗎?參加《人物》那個封面文章嗎?憑失敗的《魔女嘉莉》去?
  影評都說這片子能讓人看到自己內心的脆弱,妮娜·杜波夫能做芮做到的那些事嗎?
  妳怕什麽了?妳怕誰啊?妳怕什麽啊!為什麽怕!?去!《嘉莉》是失敗但我沒有,我還有個土星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呢……她們不就仗著有好導演,不去她們還笑妳膽小。
  當初演“瑪姬”雪地奔跑的場景,我不也是沒有保險。這也是我的機會,我努力掙來的!
  妮娜有了決定,要說誰該尷尬,是她們,不是我!我演《驅魔錄像》的時候,勞倫斯還在鄉下種田呢……
  ……
  這天晚上7點半,已有聖誕氣氛的斯臺普斯中心球館開始了火箭VS湖人的賽事,超18000名現場觀眾讓各個區域都十分熱鬧,而在星光閃耀的場邊座,媒體們和直播鏡頭又見壹道身影在客隊板凳邊的幾個位子中,葉惟!
  比賽暫停間,鏡頭開掃名人觀眾,黑衛衣和牛仔褲的葉惟壹出現,球館隨之爆響起壹陣少女的激動尖叫。這回他笑看鏡頭,但旁邊沒有話題人物同伴,而是個法裔長相的大鼻子男生,在那裏興奮地揮手,毫無場邊座觀眾的風範。鐵桿惟密知道這是惟哥的壹位多年密友。
  這場比賽異常激烈,兩隊當家球星科比和姚明都有好表現,從第壹節打到第四節,又到第壹個加時,再第二個加時!
  因為湖人是從半場落後18分追上來的,科比都快50分了,全場觀眾壹片歡騰。
  鏡頭中,湖人隊追分,葉惟高興,姚明進球,葉惟也激動,無可爭議的湖密+姚密。
  “值了!”列夫叫嚷著鼓掌,他穿著紫金款的24號科比新球衣,望著就在不遠登場熱舞的啦啦隊,激動得大鼻子發紅,“壹張球票還多看10分鐘,今晚真是值了!”
  葉惟沒理他,伸著右手掌迎向走來的火箭隊員們,要和那個大塊頭擊掌,“嘿,姚!”
  火箭教練範甘迪面色嚴肅的拿著戰術板走去,助教助理們圍成壹團,汗如雨下的球員們紛紛走去,肖恩·巴蒂爾,朱萬·霍華德,盧瑟·海德,阿爾斯通,還有姚明,他繃著國字臉,沒有搭理場邊觀眾的呼喊。
  “姚!我要擊掌,大姚,要!”葉惟舉著手掌叫了壹通,姚明卻無情地走過,“拜托,老兄。”他只好在眾目睽睽之下,追上去拍了姚明高大的屁股壹下,這才走回位子坐下。
  列夫羨慕地問道:“手感怎麽樣?”
  “我拍過最大的最結實的屁股。”他點頭說。
  葉惟這壹掌沒有給火箭隊帶去好運,在第二加時中被科比領軍打崩,興奮的科比還做出張開雙臂的飛翔動作。在觀眾們的狂呼中,最終火箭以101:112湖人慘遭3連敗,科比53分10板8助攻,姚明35分15板8蓋帽,都打出了代表戰之壹。
  “喲,葉惟玩上了,嘿嘿嘿嘿。”中國CCTV5頻道,看到葉惟追著姚明屁股打的壹幕,張衛平指導樂笑不已。
  ……
  現年36歲的托馬斯·圖爾是紐約人,壹位單身母親牙醫的兒子。
  他從小運動天賦出色,贏得橄欖球獎學金進了漢密爾頓學院。大學畢業後,他放棄成為律師而去經商,從連鎖洗衣店做起,然後進入融資領域,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公司開始投資娛樂業。2003年他從多家私募基金籌集到6億美元投資他的傳奇影業(Legendary-Pictures),2005年與華納兄弟簽訂了壹項共同投資制片的合作協議。
  有錢了,有發行了,制片吧。這位億萬富翁從小就是NFL匹茲堡鋼人隊的粉絲,初進電影業就花6500萬制作《我們是馬歇爾》這種橄欖球運動電影彰顯雄心,而瑪拉家族的凱特·瑪拉加盟主演,也是自然的事情。
  但這部想沖擊頒獎季的運動片出師不利,成片品質壹般,華納眼瞧著賣不了座,發行投入甚少;首映後反響不佳,22號要公映了,影評界的評價終究要出來。這兩天歐文·格雷伯曼在《娛樂周刊》,柯克·霍尼克特在《好萊塢報道者》都打了超低分差評:沒有說服力,沒有誠意,陳詞濫調……
  對於傳奇和華納,《我們是馬歇爾》現在是虧多少的問題。其它的呢?被沙馬蘭的《水中女妖》坑慘了,7000萬制片費只有4228萬北美/7278萬全球票房;5000萬制片費的動畫片《別惹螞蟻》2814萬北美票房;今年最慘的是布萊恩·辛格主創的《超人歸來》,這部制片達2.70億的被寄以厚望的大片雖然評價還行,只有3.91億全球票房。
  6億美元不少但也不多,再這樣下去,傳奇虧不起,華納也不會繼續合作。
  托馬斯·圖爾在金融業是天才,在電影業卻必須依賴電影人的才華,不然只會是第二個史蒂夫·賓。傳奇是初生牛犢,沒多少人脈,又瞄準年輕人市場,重用新星作者導演是個唯壹選擇:
  沙馬蘭完了,他可以坑別的公司去,反正傳奇不再冒險;辛格還是拍他的《X戰警》系列去吧。
  現在基本上是賭兩個人,40歲的紮克·施奈德,兩年前的翻拍處女作《活死人黎明》賺了大錢(2600萬制片費,1.02億全球票房),傳奇投資了他的新項目《斯巴達300勇士》(6500萬預算),明年3月上映;36歲的克裏斯托弗·諾蘭,新《蝙蝠俠》系列,第壹部開了個好頭,諾蘭成了華納的寵兒,今年《致命魔術》成績壹般也不算什麽,關鍵是後年上映的《蝙蝠俠》第二部。
  施奈德和諾蘭是傳奇最後的壁壘,至少目前是。
  但要說到新星作者導演,誰比得過印鈔機+掃獎器壹樣的葉惟呢?
  怎麽爭取到VIY,打動他願意給傳奇壹個項目甚至壹個三部曲,先別談崛起了,這關乎傳奇能否在電影業生存下去。只是面對的競爭巨大,有這樣那樣的華爾街資金都眼巴巴的望著葉惟,還有派拉蒙、獅門、安培林、普雷通……
  好萊塢爭著他,獨立電影公司也搶著他,人家還是老朋友,傳奇有什麽優勢?
  同樣是牙醫的兒子。圖爾以此為賣點,最近多次熱情地邀請,好不容易才約到葉惟在16號周六上午到他家門口的布倫特伍德鄉村俱樂部打網球,他說:“打網球?我們都是足球運動員啊!有趣,我喜歡。”
  這時候,網球場上砰砰啪啪的壹通聲響,兩人揮著球拍走來走去,出了壹身大汗,走向場邊休息,壹邊接過助理們遞來的毛巾和運動飲料,壹邊笑談。圖爾不急著談生意,只要建立起了友誼,什麽都好說。
  “惟,妳有很強的爆發力。”圖爾用毛巾擦著汗,喘氣地笑道:“和妳打的這局網球,是我最近打得最過癮的。”
  “別人都說我是帥哥版的邁克爾·張。”葉惟喝起佳得樂,咕咚咕咚壹肚子,又道:“夥計,我在約著費德勒來壹局。我愛運動,我最近真是愛死運動了。”
  “過兩天我們去打高爾夫?”圖爾提議說,VIY肯和他壹起玩,甚至壹起去旅遊,那就成功壹半了。
  “事實上我不喜歡打高爾夫,感覺那是給老人家玩的。”葉惟聳肩,忽然有個主意,大聲叫道:“嘿!為什麽要過兩天?妳還有力氣對吧,我們現在就去打壹場橄欖球!不穿護甲的,英式橄欖球!”
  “哈哈,這就去!”圖爾求之不得,好萊塢不是華爾街,要在這裏混,就要像個操他馬的藝術家,諾蘭要在他臥室撒尿都可以。
  很快,兩人就轉移場地,在俱樂部的草地上,吼叫著開賽!
  砰!!!
  葉惟壹記猛力的撞擊,圖爾壹聲悶叫地重重摔倒,抱在懷中的橄欖球飛了出去,“等等,等等……我的肋骨……”
  相比被撞裂肋骨,在他臥室撒尿更好。
  要得到電影天才的友誼真不容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