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都市生活

武德九年,前隋設立的暨陽縣又被並入了江陰縣,芙蓉城東邊靠著大江鰲頭渚,張德跟著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76章 填人

唐朝工科生 by 鯊魚禪師

2019-5-17 14:33

  “重農抑商”是歷朝歷代經過大量社會實踐之後,得出了壹個優選結果。當然,假如穩定社會的主要經濟基礎還是小農的話,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只是貞觀朝發生的劇變,由不得貞觀英傑們去停下來好好地擼壹擼,誰站著擼誰就哭。
  即便是武德朝,看似經商大戶都會胡商,尤其是粟特人。但實際上,大量的粟特人改姓不是沒有原因的,難不成真的因為唐朝的月亮太圓,於是愛大唐這塊土地愛的深沈?總不能是關中的空氣特別清甜吧。
  粟特人的生存環境,使得他們不得不進行“交易”。當“交易”成為生活的主流,那麽他們的壹切,都是可以交易的。
  認爹流的開啟,仿佛是因為隆慶宮蓋學校,仿佛是杜相公辦葬禮,實際上認爹改姓這個套路,胡商們玩的更加徹底。
  給唐朝權貴做白手套,改姓算得了什麽?草原大漠之上的規矩,能有個姓氏,就已經很不錯啦。
  “沒曾想,長安城這般多的胡商,居然都是被人養著的?”
  進奏院的新案子通過之後,跑來張德這裏找門路疏通的人不少,其中就有尉遲氏。當家人肯定不會來,來的是尉遲環。
  “那妳以為呢?朝廷兵強馬壯的,看著妳胡商大賺特賺,然後無動於衷?但凡不能動的胡商,有幾個背後無人?”
  拍了拍尉遲環的胳膊,青少年還是圖樣。
  “便是多,我也沒曾想過,居然有好幾萬。”
  好幾萬胡商是沒有的,好幾千胡商連帶著他們的家族,倒是有好幾萬。好幾萬,也足夠打生打死的了。胡商中的主流,也不是成天跟權貴吹牛逼巴結的遠方土豪。大多數和唐朝蒼頭黔首壹樣,不過是有壹技之長,出來叫賣換取收入。
  維瑟爾這種“呼風喚雨”的是胡商,那些個酒肆茶館之中當街賣唱的胡姬,就不是胡商了?
  那些個胡姬,便是販夫走卒跑去調戲,她又能如何?
  為了壹點叫賣錢,什麽都得忍。
  “這不過是半個長安城,才幾萬阿環就壹驚壹乍的,妳要是知道京城內外有二十幾萬‘胡蠻’,妳當如何?”
  “啊?!”
  尉遲環眼睛圓瞪,顯然是不信的。
  這怎麽可能呢。
  不過他卻沒聽懂張德說的是什麽,老張沒說是“胡商”,而是“胡蠻”。實際上洛陽內外用工,大多數女工,都是高麗奴、新羅婢還有倭女。
  紡織業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而其中用工成本最便宜的,便是這三地。
  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地方人口相對多壹些,類似契丹、室韋、靺鞨這種,人口本就少,壹個河北就消化的幹幹凈凈,還想到京城?到京城也不剩幾個人。
  “算了,也不去說京城還是哪裏。哥哥,眼下既然不限身份,總是能省就省。只是我家好些個要被開掉的,都跟老人有些交情,說情到了這裏,可家裏的事情,不能說談感情就能作數的……”
  “說恁多廢話,花名冊拿過來,改日老夫給維瑟爾送過去。”
  “謝謝哥哥。嘿嘿……”
  尉遲環頓時露出笑臉,然後又道,“都是能吃苦的,哥哥只管使喚。”
  哈……能吃苦妳家不自己留著?這不還是要省錢麽。
  壹個政策壹個法令的出臺,不知道要改變多少人家。洛陽城內壹頁紙,千裏萬裏傷人情。
  只是老張見慣了這些的,縱然有惻隱之心,也是點到即止。
  “要是有落籍的,倒是可以投軍。三郎那裏,缺人少用的,這光景,用漠北的人極多。妳家大人原本就是三郎的上官,交情放在那裏,倘使還有多的人出來,往西送就是了。”
  “這不成流放三千裏了?”
  “怎地?難不成還想中進士做官不成?”
  “哥哥還別說,還真有個中了進士。老家康國的,跟著我家姓,今年春考中的進士,如今去了遼東做縣令。”
  “嘿……”
  這也行?!還真有啊。
  兄弟二人聊著聊著,就聊到尉遲日天在漠北的日子大概也不多了。如今朝廷在漠北的定牧政策執行很到位,而且“減丁”效果不錯,基本能控制漠北人口在五十萬以下。
  每年抽丁都是按照比例來的,每次抽丁,原本都是往遼東、朝鮮道塞人。現在政策壹變,漠北抽丁之後的主要人力投放,都在西域、河中。
  說起來也是唐朝“仁慈”,抽丁才沒有引發太大的對抗。更何況,抽丁不是說趕人去死。唐朝不是沒有給好處,承諾還是有的,這是壹條拿命換戶籍換糧餉換前程的路子。骨力幹人就出了不少隊正、旅帥,也有自己成立鏢局,在絲路上混出名聲來的。
  室韋人更不用說,朝鮮道如今的“輔兵”,主要就是室韋人,論及對唐朝的忠心,勝靺鞨人太多太多。
  皇帝“巡狩遼東”那兩三年,室韋人出了好幾個縣令、縣尉。
  不管是不是樣板工程吧,“衣錦還鄉”的骨力幹人、室韋人,給漠北老鄉的刺激是極大的。
  這就導致唐朝在安北都護府的“減丁”政策能夠貫徹,因為這種“減丁”不是屠戮壹空。雖說也有滅族,安北都護府畢竟不是吃素的,但滅族也都找好了由頭,“不服王化”“誹謗聖人可汗”什麽的罪過,挑不出太多的刺。
  “倒也不知道妳家大人到底要遷多少人出來。”
  “我也不知,不過家裏兄長是去過漠北的,只是……”
  說到這裏,尉遲環有些尷尬,家裏老哥被打的吐血,知道的人不少。進奏院壹事,對尉遲家而言,居然想著投機,實在是丟人。
  “尉遲都護想來也是琢磨著填充西域、河中,朝廷大政上,他從來不含糊。”
  老張只當沒聽見,沒有去和尉遲環扯他家的“黑歷史”,這讓尉遲環多少好受了壹些。
  “聽哥哥的意思,這幾年都是要填充西域、河中?”
  “河中、西域那些地,扔給突厥人就是浪費。這幾年勘探隊沒少跑,那些地,養活個七八百萬人,不成問題。朝廷是要把河中經營成‘糧倉’,至於進奏院嘛……”
  那些個院士們背後的“金主”,都琢磨著如何挖空金礦呢,可挖金礦要人,煉金還是要人,把金子運出來依舊是要人,哪怕是防著別人搶金子,不還是要人?
  可現在那地界,能養活幾個人?土地產出實在是太低。
  以磧西為例,疏勒原本才多少人?可現在呢?程處弼要是立地建國,人口數量直接就是西域霸主。
  而且還是個疆域跨度六千裏,勝兵十數萬的地方強權。
  往西域、河中填人,因時而動,不過是赤裸裸的現實需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