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怒!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1
“韓爌死了。”
“但兵部尚書的位置也不能壹直空著。”
“師傅,妳看誰來擔任這個兵部尚書合適啊?”
聽著朱由校的問話,張好古思索了下說道:“劉鴻訓,劉默承如何?”
朱由校腦子壹轉,也是記起了這個劉鴻訓,劉鴻訓,字默承,劉壹相之子,是山東太和莊人。
這個人是個精明幹吏,不卑不亢,倒是個好人選。
朱由校看著張好古,笑著說道:“我還以為張師傅會在這個位置上安壹個自己人呢。”
張好古則是說道:“為朝廷選官,選其能,選其德,而非看他是何派何黨,為國舉賢薦能怎麽能能因黨派不同政見不合就大肆褒貶,那豈不是丟了為國選材的初衷?”
朱由校感慨道:“這就是張師傅妳和東林黨的不同。”
“東林黨人,除了誇誇其談之外,就是黨爭,黨爭,不停地黨爭。”
“似乎黨爭比天都要大,解決了黨爭,就能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壹樣。”
“他們現在是除了黨爭什麽也不會,這些儒生啊。”
二人正談著呢,忽然外面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只見壹個錦衣衛快步進來跪地說道:“陛下!”
“翰林院諸多官員因不滿工科院工匠也能成為翰林學士,在翰林院編修周傑的帶領下紛紛湧入工科院打砸,如今工科院損失慘重,不少工匠學士被打成重傷,王立臣學士更是扯碎了官袍打的吐血昏迷,現在還在救治呢!”
聽著錦衣衛的匯報,朱由校臉色瞬間難看無比:“混蛋!到底怎麽回事?!”
錦衣衛立刻送上壹份新鮮出爐的情報,朱由校看著情報上詳細講述的周傑等人嫉賢妒能繼而毆打王立臣等國之棟梁,甚至放言收拾他們輕而易舉後,氣的直接朱由校大手在桌子上猛地壹拍,震得茶盞都在嗡嗡作響:
“周傑匹夫!安敢傷我朝廷棟梁!”
“傳錦衣衛指揮使趙鐵軍來。”
很快,穿著飛魚服配著繡春刀、短銃的趙鐵軍趕來:“陛下,元輔。”
朱由校剛剛穩定下情緒,他揉著眉心說道:“工科院發生的事知道了嗎?”
趙鐵軍點頭:“都知道了。”
朱由校緩緩點頭,隨後從牙縫裏擠出壹句話來:“著,錦衣衛拿下那群在工科院放肆的亂臣賊子!”
“尤其是首犯周傑,都給朕下到獄裏去,若是王立臣等學士出了事,朕要這些人陪葬!”
“諾!”
等趙鐵軍離開後,朱由校的胸口依舊是被氣的起伏不定。
王立臣是誰?
那是國士!
是大明朝的寶貝!
他和宋應星躬身隆畝,開墾良田,培養稻種,改進化肥,讓朝廷的糧食增產了多少?!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這天底下還有比讓老百姓吃飽肚子更大的事情嗎?
能做到這壹點的王立臣,宋應星,那是真正的無雙國士,是神農啊!
若是大明朝的老百姓知道了王立臣的功績,那是要家家戶戶立牌坊祭拜的!
何為國士?
這樣的人不是國士,難道那些只會誇誇其談,黨爭不休,貪贓枉法,誤國誤民的東林黨人是賢臣國士不成?!
如今朱由校是看的越來越明白了,大明養士二百六十載,養到現在,開國之初的賢臣良相是越來越少。
到了現在,壹個貪官能幹事竟然被當做能臣幹吏的典範!
貪腐數百萬兩白銀,殘害百姓侵吞萬頃良田竟然也配稱之為士林領袖,甚至這些人還敢堂而皇之的弒君!
大明,就養了這樣壹群自知道空談,貪贓,好色,趴在朝廷上不斷吸血的蟲豸嗎?!
如今國朝稍有起色,好不容易招攬了壹群賢良之輩,這些東林腐儒還嫉賢妒能,將國之棟梁毆打至重傷!
看著錦衣衛送上來的關於周傑等人在工科院的囂張言論,朱由校將這份情報遞給張好古:“張師傅,妳好好看看!”
“這就是咱們大明的翰林!”
“這是東林黨為朕挑選的所謂賢良!”
“他們飽讀的聖人詩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他們所謂的養望,就是因為妒忌想害了朕的國士?!”
“他們就是這麽報銷朝廷的?!”
張好古打量了壹遍情報,隨即說道:“陛下,周傑等人固然可恨,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王立臣等人的生命安全。”
“他們為我大明子民衣食無憂而殫精竭慮,朝廷不能讓賢才再受委屈了。”
朱由校深吸壹口氣:“張師傅說的是。”
“這些人都是我大明朝的寶貝,決不能折損在周傑這群嫉賢妒能的亂臣賊子手裏!”
張好古說道:“正是如此,陛下。”
“如王立臣,宋應星,陳亦儒,貝爾諾者,皆無雙國士也。”
“雖然他們不擅長治國,他們也不能帶兵打仗,但他們鉆研的學問,無疑是國強民富之精義,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功蓋千秋名垂青史的偉業。”
“而陛下您知人善任,重用賢才鉆研農桑、物理,後世兒孫百姓,永遠都不會忘記大明天啟壹朝,有位憂心黎庶,尋求賢才,培育優良稻種改善民生,發展工業,註重經濟,讓老百姓能吃飽穿暖,豐衣足食,老有所依少有所養的仁君明主。”
“單此壹項,後世千百年都不會忘記陛下,忘記大明天啟朝,史書裏也會記載著我們研究的稻種,化肥,不會忘記我們設置的農學,鋪設的水泥路,在各處建設的學院,醫館。”
朱由校嘆了口氣:“張師傅,多虧了有妳輔佐朕。”
“如今朕是怒火攻心,很難冷靜,眼下這檔子事張師傅妳覺得該如何處理啊?”
張好古說道:“先不要去管獄裏那些嫉賢妒能的腐儒,陛下,我們眼下最重要的,應當是去王立臣家裏去探望,來表明陛下和朝廷註重工業農業,彰顯我朝革新之決心。”
“這個時候,陛下您應該和匠人們站在壹起,讓他們知道,不用怕什麽翰林官吏,有陛下您在背後給他們撐腰呢。”
朱由校說道:“正是如此!”
“王體乾,擺駕!”
“朕要擺明儀仗去王立臣家,讓天下都知道朝廷需要什麽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