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楊飛

拾寒階

都市生活

“我被青春撞了壹下腰,撞回了九三年!” “時間起了皺折,上壹秒是我,這壹秒還是我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6章 雄辯

首富楊飛 by 拾寒階

2021-1-11 23:08

  如果是壹般人,壹不小心掛科,獎學金就別想了,連順利畢業都難!
  好在,我們的主人公楊飛同學,並非普通人。
  楊飛也很在乎成績,這畢竟是對學生壹個學期的總結。
  他雖然很少來學校上課,但他並沒有放松對學業和知識的渴求。
  事實上,楊飛比任何人都更註重學習。
  別人來上學,是為了拿文憑,為了考試及格。
  楊飛來上學,是想學真本事。
  他在這裏學到的每壹個知識點,都可以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清大的化學系,在國內都排得上名,這裏匯集了眾多專家學者。
  楊飛貪婪的汲取營養,把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商業。
  可是,他太註重實用,反而忽視了考試。
  楊飛是有選擇的學,考試卻是全面開花。
  於是,他不可避免的掛科了。
  “楊飛掛科了!”
  這句話成了新聞,在校園裏不脛而走。
  “呵呵,他掛科很稀奇嗎?聽說壹個學期,他在學校的時間,加在壹起,也不超過壹個月!”
  “他都那麽有錢了,還在乎成績?”
  “就是,他畢不畢業都無所謂啦。”
  “楊飛掛科,不管怎麽說,都是大快人心的壹件好事!”
  “……”
  楊飛本人掛科,他是有心理準備的。
  這半年來,他實在太忙,只在考前,拿寧馨的筆記好好復習了幾天,還像模像樣的熬了幾個通宵,害得蘇桐陪著她,端茶道水,紅袖添香。
  楊飛沒想到的是,創業社的“老板”們,也有眾多掛科的。
  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創業社的大面積掛科,引發了學生們的大討論。
  學生來學校,到底是為了學習?還是為了賺錢?
  如果妳想賺錢,妳可以去社會上賺,妳別占著學校的坑不學習啊!把這坑讓給想學習的人多好?
  這種議論,剛開始只是小範圍的,但很快就傳遍了全校。
  新學期壹開學,幾乎全校都在聲討創業社。
  不排除有眼紅的同學,但更多的學生,卻是真正的關註“學生與老板”這個關系。
  到底什麽才是正確的?
  不讀書,去賺錢?
  還是邊讀書邊賺錢?
  抑或是先讀書,再賺錢?
  在常人的意識裏,當然是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商。
  但現實是,很多初中沒畢業的人,卻當起了大老板。
  妳當老板就當老板吧,還動不動就把“我初中都沒畢業”掛在嘴上,那不可壹世的表情,時時刻刻刺激同時代的大學生。
  初中沒畢業,本來是貶義,說明這孩子貪玩、不愛學習。
  但壹旦他當了大老板,請了些大學生來打工,馬上就得意忘形。這句話也成了他炫耀的資本。
  這是壹個變革的大時代,各種思潮湧進國內,沖擊和改變人們的三觀。
  清大作為學習前沿陣地,面對創業社大面積掛科的現象,引起大討論,也在情理之中。
  對此,楊飛也很無奈。
  很不幸,他做了壹個“錯誤”的表率。
  學校的辯論組,專門就此事舉行了壹場辯論賽。
  正方支持創業社,說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將知識轉化成生產力,創業社的同學,只是做了先鋒,邊學邊實踐,這種精神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
  反方堅決否定創業社,說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妳想賺錢,那就幹脆不用來學校,社會那麽大,隨便妳去闖。
  正方說,在學校可以學到更專業的知識,再用來創業,可以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反方說,對方辯手壹再強調,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可是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嗎?學術研究、科學開發,不是更應該重視嗎?如果只是賺錢的話,妳初中畢業也可以創業。如果大學生都向錢看,全部去創業,那我國的學術誰來做?我國的科研誰來做?
  辯論賽的結果,楊飛第壹時間就知道了。
  反方勝。
  終於,學校高層,對此重視起來。
  系主任姚萬春,約談了楊飛。
  楊飛坐在姚萬春辦公室裏,對方還沒開口,他便知道話題了。
  “呵呵,楊飛啊,”姚萬春笑容滿面道,“學校新的公寓樓,已經在建,學校方面同意了,在大樓側面,掛上清大創業社捐贈的牌匾。妳們創業社,又要出名了啊!”
  這話說得意味深長。
  楊飛道:“姚主任,妳就別拐彎抹角了,有什麽話直說吧。”
  姚萬春道:“學校裏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部分同學、也有部分教職工,對學生創業,存在不同見解。對此,妳怎麽看?”
  楊飛道:“可惜,那場辯論賽,我沒參加,我要是在,反方就勝不了。”
  “哦?”姚萬春笑道,“看不出來,妳還是個雄辯手。”
  楊飛道:“好的領導人,都是雄辯家。真理不辯不明,但勝出的,未必就是真理。”
  姚萬春手撐著下巴,饒有興趣地問道:“妳怎麽看?”
  楊飛道:“反方最打動人的,也最被人認可的論點,就是拿學術研究和科學研究說事。”
  姚萬春道:“對,這也是大家最擔心的,如果高校被金錢之風蝕化,那帶來的將學術和科研風氣的毀滅。”
  楊飛道:“全校本碩博,有四、五萬學生。但我們創業社,才多少人?不到壹千人而已,很多還是最近才加入進來的,以前只有四百多人。”
  姚萬春嗯了壹聲。
  楊飛道:“幾百個人,就能代表整個清大?能代表整個大學生群體?少了這幾百人,其它人就不做學術研究了?就不搞科學開發了?”
  姚萬春壹愕,緩緩點頭:“有道理。”
  楊飛道:“說到底,創業社只是壹個小群體,就跟文學社、無線電社壹樣,大家因為喜歡創業而聚在壹起。每個社團,都有掛科的人,為什麽大家偏偏盯著我們不放?”
  姚萬春笑道:“木秀於林。”
  楊飛道:“對,就是因為我們捐了這壹千萬,成了大家重點關註的對象。其次,研究文學、研究茶藝、研究舞蹈,就不算不務正業?大學生難道就該研究這些?還是說,創業不屬於可研究的範圍?”
  姚萬春若有所思。
  楊飛道:“再者,誰說我們沒有搞學術?沒有做科研?創業社的很多企業,也是高科技企業,他們做的正是科研開發!”
  姚萬春道:“有道理。”
  楊飛道:“照他們這邏輯,學校只需要做學術,搞科研,不應該談錢。那麽,學校搞的科研課題組,是不是應該免費、無償的提供服務?這可能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